05课题论文(倪雅倩)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论文    05课题论文(倪雅倩)
当前位置:

课题论文

编出快乐 织成希望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倪雅倩

【摘要】编织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是中回传统文化元素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方法种类颇多。编织艺术又是造型艺术,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的艺术。因此。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努力让被子们在感受和体验编织艺术的同时,学会观察。思考、创造、表现:在尝试和参与编织活动的同时,学会交流、分享、合作。

关键词】编织、兴趣、探索、教学方法

【正文】

编织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经手工编织而成,艺术编织活动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能使幼儿在编织中感受到身心愉悦,而且能增强其自信、耐心、细心和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以“打结”为切入点,把部分课程内容和现实活与编织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编织艺术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讲是很有难度的,也十分有挑战性。幼儿园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成人来说是比较差的,而且幼儿园的孩子从未接触过编织,甚至连编织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让孩子从不知道编织到喜欢编织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活动的。

一、走进编织艺术,感受编织艺术特有的魅力

编织活动既是一种游戏,还是一-门综合艺术,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开展前,笔者首先收集了大量相关的编织作品给幼儿欣赏,带领幼儿认识编织艺术,感受编织艺术。利用餐前、午睡起床后及离园前的点滴时间让幼儿欣赏,琳琅满目的编织作品,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大大激发了幼儿自己动手编织的愿望。笔者向家长介绍有关编织活动的内容,请家长在家经常与幼儿聊一些编织的话题内容。利用空余时间组织亲子参观活动,让幼儿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逛街一起寻找编织类的饰品,能更加直观地欣赏编织物,感受编织的魅力,要让幼儿产生编织的意愿,还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操作的空间。在编织区里我们和幼儿一起精心设计,大胆制作,在编织材料和工具的准备上,我们遵循丰富多彩、有序、安全、卫生的原则,将可操作的材料分类,供幼儿自由取放,另外还提供垫子、书籍,让幼儿在舒适、安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编织。起初我们班还没有设置“编织吧”的时候,幼儿在课间练习编织都是在自己的椅子上进行的,每次课间都看到他们一边聊着天一边练习着,而这样练习的结果是整个教室声音吵闹、编织成品一个都没有,这样的练习做的都是无用功,对提高幼儿的编织能力一点帮助都没有。针对这个情况,笔者就开始寻找安静的、与教室有明显区别的地方。后来发现教室外面的走廊比较适合,我们班的走廊正好是尽头,所以这个区域很偏僻,不会有人走来走去地打扰,而且放在区域里的材料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是再适合不过的一个地方了。最终笔者把这个走廊尽头设置成了我的“编织吧”,自从有了“编织吧”,每次课间、午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的幼儿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走廊外的幼儿也无比安静、定心地在练习着,这个情形与之前相比简直截然不同,而且效果也是特别显著的。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氛围,使每个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获得更人的个体发展。

二、体验编织艺术,大胆进行编织艺术的实践探索

生活是丰富多彩、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它也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因此,我们的课程可以选择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生活中随时发生和改变的内容。例如,班级里总有几个女孩子喜欢叫妈妈帮她们编小辫,在午睡起床后总是让笔者给她们梳好看的辫子,每次在编时,总有一些羡慕的眼神瞧着,说“老师,你编得真好看,能教教我们吗?”这就是教育的契机,我们应积极回应和拓展幼儿的兴趣。于是,笔者便提供了许多五彩绳,当幼儿看到五颜六色的绳子时都兴高采烈,但是真正接触、自己亲身体验时很多幼儿就退缩了。大部分男孩子对编织活动不太感兴趣;有的幼儿愿意动手但不知道如何操作;有的幼儿怕困难、做事缺乏毅力,编一些就放弃了;还有刚投放编织材料时,大部分幼儿都很感兴趣,但是渐渐地选择编织区的幼儿越来越少……那么怎样让幼儿喜欢编织呢,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由易到难,初识方法

幼儿首先接触的是单结,单结顾名思义只要将两根绳一起打一个结就可以了,这对大班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很多小朋友都能一次性完成。因此笔者加大了难度,笔者在一个单结的基础上连续打多个单结然后串联起来,也就是双结。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双结的编法掌握得不错,于是笔者给幼儿提供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线,让幼儿通过一隔一的方法进行有规律的串联,发现幼儿都表现得不错,呈现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美观度。这样由易到难的过程既易于幼儿接受,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及表现力。

(二)共同帮助,体验快乐

不同的幼儿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新教授的内容有的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有的幼儿怎么也学不会,所以笔者采用了互帮互助的模式,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在练习编织“凤尾结”时,由于幼儿比较多,需要的线也比较多,所以一会儿线就用完了,所以后来笔者就提供了几个线圈,鼓励幼儿自己剪线。笔者发现一开始大家的线都剪得非常长,可能是因为线长了容易打结。后来笔者建议幼儿可以剪得稍微短一点,有几个幼儿拿着自己本来的线比对着剪,这样剪得就比较合适,然后他们都当起了“小老师”一个传授着另一个。还有些幼儿再剪得短了一些,发现打结就比较困难“小老师们”就忙碌在大家周围,互帮互助,最后也比较好的完成了。

(三)结合节日,深入体会

除此之外,我们还把编织融人一些传统节目中,让幼儿了解编织作品、进行学习作品。例如,我们的传统节日《立夏》有挂蛋的习俗。在这一天很多幼儿都会带着漂亮的网袋和蛋来学校斗蛋,但这次我们自己编织网袋,每个幼儿都有一个瓶子,将绳子绕在瓶子上,在瓶子上编网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要先在瓶子上系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是幼儿将来要挂在脖子上的挂绳,所以有点长,我们将长出来的绳子在上面系好,以免干扰幼儿的操作。在下面的编织操作过程中,笔者给幼儿每人提供了8根绳子,鼓励他们自己穿,幼儿一会儿打双结一圈完成,一会儿又第二圈完成,由于幼儿以前学习过打双结,所以打双结速度非常快,等两圈完成后,他们就请笔者将下面收口,然后我们尝试放了一个小鸡蛋在里面。但是问题也来了,小鸡蛋覓然差点从里面掉出来,原来是编的洞洞太大了,于是连忙修改。笔者发现许多幼儿都遇到了将孔编得很大的问题。于是,笔者鼓励大家都可以尝试将孔编得一样大,要注意每个孔的大小。当幼儿自己完成网袋后,将带来的蛋装进网袋挂上脖子的那一刻,他们笑了,感受到了自己成功的喜悦,也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除了立夏,我们还在端午节的时候编织了手链,为了提高幼儿的编织兴趣,笔者鼓励幼儿编好后就可以戴在自己或同伴的手上。我们还找来了很多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小彩珠,幼儿在编手链时,串上这些小彩珠就变成了一条漂亮的手链。通过组合,幼儿编织出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编织作品。此外,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打结的方法,笔者编了一首打结的儿歌:两个小朋友,一起手拉手,两手抱一抱,变成好朋友。他们沉浸在活动中,体验和分享着快乐,在做一做、戴一戴、讲一讲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幼儿对这些饰物的喜爱,他们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展示编织艺术,演绎作品与环境的对话

我们把幼儿编织好的双结当作帘子进行隔断,把网袋挂在走廊上,走廊顿时变漂亮了,把手链挂在树枝上,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来观赏,整个教室、走廊都充满了浓浓的编织氛围,再一次激发了幼儿的编织兴趣。每一次编织活动结束后,幼儿往往对自己完成的作品都有一种成就感,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因此对每个幼儿的作品,笔者都加以肯定,给予赞扬“这条于链是谁编的呀,打的结真好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你真了不起!”由于教师的及时鼓励,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识,由此更加喜欢编织活动,更富有创造的勇气。除此之外,同伴的赞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余活动时笔者鼓励幼儿可以一起探头看一看,找一找自己的编织作品,谈谈自己是如何编织的,幼儿你一句,我一言,进一步体会到了编织的乐趣。

四、共享编织艺术,学会善于评价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应把幼儿作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编织方式,因此评价和展示也应该让幼儿参与进来。幼儿制作出了各种编织作品后,需要其他人观赏、评价后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好的地方可以相互分享和学习,而不足之处则可以共勉。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既是民主之举,又是幼儿互相学习的好机会,这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那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权利也同样要交给幼儿。展示的形式、地点、数量统统都交给幼儿,真正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主人,更能全身心地投人其中。在幼儿商量讨论后,他们决定教室里和教室外走廊上都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室里的表现形式是将一些作品悬挂在区域的隔断物上,一来是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二来也能起到装饰教室的作用。而教室外的走廊上,他们觉得展板更合适展示其作品。于是笔者就准备了一块展板,让幼儿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一件作品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作品。让其他人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编织作品,更能激发他们自己动手编织的愿望。幼儿的作品在展示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将探索尝试的方法和过程再次进行介绍演示,让幼儿自己介绍互动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总之,编织活动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互动来达到艺术教育月的,具有情感形式的创造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和技艺知识传授。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结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一种对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从生活中寻找艺术,在生活中遇见美。一根绳儿手中编,编出了快乐。一根绳儿手中绕,绕出了希望。让我们共同带着希望来了解编织艺术,走进编织艺术,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编织工艺丰富幼儿在园生活

2021—2022学年第学期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倪雅倩

【摘要】编织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的瑰宝。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编织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让幼儿从小培养对编织工艺的兴趣,对保护编织工艺至关重要。而要想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编织工艺,就要着重分析编织工艺中适合于进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并且要提出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编织工艺的具体策略,从而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内容,弘扬编织工艺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编织工艺;意义

【正文】

我国传统的编织工艺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人们通过对编织工艺的学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艺术的美丽,了解人生哲理。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幼儿基础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发展方向,只是通过枯燥的教学讲解的话很难让年龄较小的幼儿园幼儿理解,如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就能够克服传统教育的缺点,寓教于乐。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渗透措施,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编织工艺的意义

1.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的刚刚进入学习生涯的幼儿,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可能像初高中教育一般更多地使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课程的趣味性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编织工艺就有了最直接的一种意义

2.升华教学意义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对幼儿园幼儿的教育教学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思维和情感的塑造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也就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意义的一种补充和升华,将这种教学行为上升到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让幼儿从小就开始进行民族艺术文化熏陶。只有从小让幼儿接受并理解传统的编织工艺幼儿才能够被培养成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主动承担起保护传统编织工艺的责任。这种教育与文化的渗透能够让教学不仅意味着教授知识,更意味着文化和思想的一种改变,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教学的最崇高理想。

3.促进对编织工艺的传承

我国的编织工艺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许多艺术文化形式因为得不到传承而消失,这对整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惨重的损失,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不仅是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对编织工艺的发扬和传承。幼儿如果能够从小就接触并了解编织工艺,就更有可能重视对编织工艺的保护工作,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未来某一种民间文化的继承人。通过教育与文化的结合,可以让祖国的下一代充分了解国家的传统编织工艺,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更加优秀的文化继承者,避免一些编织工艺失去继承人,让更多的幼儿能够真正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继续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编织工艺素质训练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都依靠于教师的引导,教师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促进编织工艺的渗透,首先就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关训练。由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是刚刚毕业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也不是十分丰富,因此首先可以安排教师到专业的编织工艺传承地或者教学地点进行学习,让教师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其次要让教师在学习参观中加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改变关于民间艺术教学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民间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幼儿,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安排较为灵活,因此可以有效地在课程中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例如,教师在引入课程时,可以通过一小段的民间文化艺术引入,比如说在认识数字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剪纸形式将这些数字制作成漂亮的剪纸形式展示给幼儿,既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又很好地利用了民间文化艺术方法;或者是在学习某一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皮影戏形式向幼儿还原故事情节,再让幼儿观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不仅新颖有趣,更能够通过一种更直观的形式让幼儿记住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在课程中专门教授幼儿一些不同内容的编织工艺。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幼儿比较喜爱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以便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习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需要使用工具的课程中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3.创造编织工艺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极大地影响幼儿的学习状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幼儿来说,一个色彩缤纷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幼儿产生积极开朗的心情,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编织工艺也离不开一个充满民间艺术气息的环境。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专门的编织工艺展示区,在这里展示一些比较有名的民间艺术代表作品,通过合理的环境结构创造为幼儿营造一个具有民间文化艺术氛围的环境;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创造一块幼儿编织工艺作品展示区,将幼儿自己的作品也融入到整个学习环境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刺激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艺术文化环境。

4.在交流中渗透编织工艺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阶段,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最为频繁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关心幼儿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需要和幼儿进行更多的交流开导,教师在这些丰富的交流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一些编织工艺内容,让幼儿对于民间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