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课题网上学习摘记(丁磊)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学习资料    02课题网上学习摘记(丁磊)
当前位置:

课题网上学习摘记

“浓浓民俗味渐醇”

——在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日期

2022.6

班级

小七班

教师

丁磊

内容摘要:幼儿园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

    (一)浅显易懂性 
    民俗文化艺术是人类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是最直接的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总是和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而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因此,只有活生生的生活才是幼儿最易理解和接受的。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其接近生活、反映生活,并且浅显易懂,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能促发幼儿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形象有趣性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借助于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就拿过春节来说,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看到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中国结、劈啪作响的红鞭炮,红彤彤的年就在这样吉祥喜庆的红色形象和欢快热烈的《春节序曲》中掀开了序幕,并展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把幼儿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积极追求充分调动起来。 
    (三)情感陶冶性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健康、积极的民俗民间艺术,对人的情感有动力作用。因此,在向幼儿进行民俗民间艺术的情感交流时,我们应选择优秀的、健康的民俗艺术作品去感染、熏陶幼儿,充分发挥民俗文化艺术的情感陶冶作用,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环境熏陶性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环境布置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其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根据课题创设浓郁的民俗氛围,形成良好的艺术欣赏环境非常重要,它能使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读后感: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其早期经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功能等原因,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展也不尽相等。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