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班——童谣特色总结

网站首页    特色活动    经验分享    小六班——童谣特色总结
当前位置:

民间文学特色

小六班民间文学——童谣特色总结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顾晓丹  刘华珍

我们有目的的激发他们对童谣的兴趣,进一步增强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不同的幼儿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特别是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更应注意对幼儿的激励与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体验愉悦通过这。一学期的童谣活动,孩子们从整体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和进步,孩子们通过和教师共同的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材料,了解童谣,为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好地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就本学期的童谣活动简单的做一下总结:

人人都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特别是对聪明、懂事、明事理、且能与人大胆交往的孩子尤为如此。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父母不在为孩子处处着想?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懂事、能健康地成长。而幼儿的个别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不会说话、不够活泼时,心中甚为着急,但缺乏如何培养的方法。在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中,我感到,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确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

一、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情绪是对客观事情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障碍是个体想达到本身需求时遭到外界的阻碍或个体本身的心理冲突,是个体陷于一种挫折情境的情绪状态。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绪状态会导致个体的言语和语言问题。反之,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民间游戏中加入儿歌后,更显民间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显然,儿歌的作用很大,它活跃了民间游戏的气氛,从而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地形成。

二、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随着身体“日长夜大”,口头词语也在积累增加,此时,正是“学说话”的良机。不失时机地利用游戏教孩子念一些文质兼美,饶有情趣的儿歌,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地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民间游戏中地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样不可低估。如:“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这首儿歌摘自于民间游戏“摇元宵”之中,游戏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绪。

三、有利于快而好地接受知识

计算教学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幼儿多半不感兴趣。我认为,将儿歌引入计算教学中,同游戏活动相结合,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可以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正证实了这一点。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中的儿歌“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三月不开几时开?”(四月开)“四月不开几时开?”(五月开)“五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这首儿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又使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顺序(数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在说说玩玩中,让幼儿又快又好地接受了不少知识。

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民间游戏为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的环境尤为突出,幼儿在玩又好似在表演,玩中有演,别有情趣。民间游戏中的儿歌如锦上添花渲染了气氛,好似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道具,是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如民间游戏“推小车”中的儿歌:“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咪咪笑。”做此民间游戏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添入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注意力,不单单集中于小车,使其推小车格外轻松。在愉快的气氛中“卖甜糕”,加上周围幼儿配合,一唱一和,使此游戏情趣颇足,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游戏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可见,幼儿民间游戏中儿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确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

回顾这学期活动,有进步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以童谣学唱为主,挖掘幼儿的创编能力。童谣活动对培养幼儿技能技巧,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需要教师去探索、发掘。让童谣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学在下一代孩子身上重放异彩,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

 

 
 
小六班民间文学——童谣特色总结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顾晓丹  刘华珍

说起童谣,总会让人怀恋童年。人的一生中,最难忘的是童年。不论是幸福的童年,还是苦难的童年,或者是平平淡淡的童年,总会有许多童趣,在记忆中盘旋,梦系魂牵。在童趣中,最难忘的是人生的第一课——牙牙学语的童谣。中华民族的民间童谣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因此,有意识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童谣教育,对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关,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民间童谣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分类,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它的开展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材料的限制。童谣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童谣,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童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教育价值,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因此,我们将民间童谣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以民间童谣为载体,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在民间童谣教学活动的不断尝试和积累中,我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小班幼儿喜爱的、朗朗上口的童谣。

童谣是儿童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童谣的存在与发展与时代和环境息息相关。3—4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又是在生活中随着词汇的不断丰富、积累、运川而产生的。对于词汇记忆力的保持,小班幼儿柑对于中大班幼儿稍微差一些,因此幼儿初期言语表达的方式——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言语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童谣以其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深受他们的喜爱。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差。在民间童谣内容选择上,遵循适合性的原则体现尤为重要,如:《排排坐》这首童谣: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语句短,内容反映的是幼儿现实生活的事物,体现在吃果果的过程中互相谦让的好品德。吃水果是每个幼儿已有的经验,在学这首童谣时,好像是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集体吃水果的情景再现。因此,幼儿兴趣倍增。

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童谣恰恰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幼儿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二、创设适宜的环境,营造小班幼儿学习童谣的氛围。

创设一个良好的童谣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怀特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在活动室中布置各种童谣的插图,让幼儿欣赏、回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感受到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萌发兴趣,培养美感,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力。同时结合不同童谣作品,定期更换墙饰,请幼儿一起动手参与制作。如在进行童谣《剪贴画》教学时,请幼儿来画一画、涂一涂、编一编、说一说,展示自己的剪贴画,将他们的作品制成卡片、小书展示出来,和别班的小朋友交流。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幼儿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主动地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培养小班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

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心理欠成熟,特别是精神系统的功能还未完善,抑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持久,因此,童谣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的动机。

1.游戏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

2.故事教学。故事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

3.图谱、实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开展童谣教学时,我还注重图片、实物、FLASH的运用,使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

童谣《小毛巾忽悠悠》内容比较长,但是它的句式重复,贴近幼儿的生活,于是我将每句的内容画了相应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观察画而,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当幼儿忘记念时,我只要一指画面孩子们就能马上反应过来。

四、发挥童谣的价值,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完善。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无论是语音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童谣那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孩了们产 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首首的童谣在孩了们的口中传诵。现在幼儿传唱的不是“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而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鸡嘎嘎,鸡嘎嘎 ,一心吃个小黄瓜,黄瓜有种,想吃油饼;油饼不香,想喝而汤......”之类的民间童谣,它对于儿童知识而的扩大,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启迪,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边念童谣边做游戏,幼儿既卡富了语 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老祖宗留下来的地方文化也在孩子们中广泛流传。童谣的学习也在家长们中引起了共鸣,让父母们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家长们大多对民间童谣都很熟悉。孩子们在家里唱时,家长们也时时跟着唱上几句,有的孩子在家里还当起了小“老师”,教爸爸妈妈学童谣,有时家长还会教孩了一些幼儿园里没学的童谣。这样,在互学互教中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童谣成了连接亲子活动的纽带。

2021年12月28日 11:14
浏览量:0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