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成语故事对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倪雅倩)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课题报告    01《成语故事对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倪雅倩)
当前位置:

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成语故事对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

个人微课题结题报告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倪雅倩

成语故事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可与古诗词相提并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既具有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义,又有妙趣横生的典故和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成语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故事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今社会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所以我们也要注重儿童成语故事早期的学习,选择适合孩子的故事,帮助幼儿积累词汇,提高幼儿驾驭语言的能力,促进丰富孩子的经验,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成语故事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中国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成语故事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和丰富的思想,是幼儿接触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媒介。

2.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成语故事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形象生动,语句富含韵律节奏,朗朗上口、易读易学的特点使它更符合幼儿学习的需要。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能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表现力等,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故事和游戏一样是童年不可缺少的。因此,我非常重视儿童早期的故事教学,并把故事作为稳定幼儿情绪,促进幼儿语言、智力发展,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手段。

2.早期开发理论。科学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高峰期,是智能敏感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另外,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而5-6岁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持续发展的时期,头脑储存许多实物、符号与表象,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各种式样、节奏、声音、押韵形式。与以往大家的认识不同,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成为语言发展的坚实基础;优美的文学作品,富有艺术的美感,经典的弦歌,其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这种记忆已不止于短期的背诵效果,而能透入心灵的深处,真正达到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相应环境,使幼儿情感与文学作品交融共鸣,在欣赏美的同时把良好的思想无形渗透在人格行为发展中。因此,在幼儿期凡是幼儿能够理解的文学作品必然可以让幼儿早些接触。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应是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课程中展开融进成语故事文化的教育,让幼儿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活跃幼儿身心,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及创新意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概念界定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含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乃至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又叫做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它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

成语故事对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本课题立足于大班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选取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让幼儿可以理解故事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以及知识经验的迁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了解传统成语故事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2.以体验为核心的活动操作模式,通过开展成语故事教学,拓宽幼儿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促进教师有关成语故事教育手段的提高与教学方式的多重探索,逐步学会积累、设计、实践、反思相关成语故事教育活动内容。

(二)研究内容与重点

1.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发散幼儿的思维。

研究重点:

“以幼儿发展为本”原则,搜集和筛选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成语故事。

◆选取积极向上,有情趣的能激发兴趣、帮助幼儿明辨是非的成语故事。

2.开展成语故事教学、游戏等活动。

研究重点:

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成语故事教学。

(1)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成语故事教学。

(2)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

在游戏中感知成语故事。

(1)创设区域中的成语故事乐园。

(2)开展角色游戏中成语故事表演。

(3)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游戏。

3.成语故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推动科研水平稳步向前。

研究重点:

◆开展集体科研活动,讨论科研过程,撰写科研故事、随笔等。

◆积累科研经验,扎实地开展课题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次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收集、学习各类资料,明确实施方案与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收集整理适合大班幼儿的成语故事。在区域、角色游戏中创设成语故事有关的环境,做好材料准备工作,供幼儿游戏、学习。

第三,总结阶段:将相关资料整理,汇编成册,写好研究报告。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1月)

1.确立课题内容,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目标、任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2.明确研究工作的实施要求,收集、学习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8月)

1.根据课题的设计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与研究,为课题研究做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2.选择、制定适合大班年龄段成语故事教学的内容。

(1)故事资料库:收集成语故事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

(2)分类汇编室:收集和分类幼儿喜爱的故事。

(3)故事教学指导坊:教师收集有关故事教学的目标、组织、提问、评价方面的资料,做好笔记并及时进行梳理,努力在故事教学中做好有效性策略。

3.开展“幼儿成语故事表演活动”。

4.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5.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与随笔。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评估阶段(2020 年9月—2020年10月)

1.后期的调查验证、分析工作。

2.整理资料、分析归纳过程性材料。

3.形成研究成果,作好结题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搜集成语故事教学的相关理论、文件等,进行归纳、整理、领悟,作为本课题的观点依托和借鉴内容。 

行动研究法:紧扣研究目标,通过方案设计,进行教育实践(实施方案);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如此经过若干反复,实现研究目标,最终完成研究的任务。

案例研究法:对成语故事教学的指导,成语故事教学教育活动,成语故事教学对儿童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观察、记录与分析研究。

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将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初步认识成果进行总结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和成效

(一)理论成效

1.有利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助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传承。

2.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可以通过阅读、感知成语故事来扩展自身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水平和语言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在课题实施中,通过计划及总结、各类调查、教学活动等的实施,促进教师有关成语故事教育手段的提高与教学方式的多重探索,逐步学会积累、设计、实践、反思相关成语故事教育活动内容。

(二)实践成果

1.在课题研究中收集了适合大班幼儿的成语故事,汇编成《大班幼儿成语故事集》。

2.课题研究中撰写了相关活动随笔、论文、经验总结等。

3.成语故事形成班本特色,制作成语故事展板。

(三)课题研究成果清单

1.《大班幼儿成语故事集》目录

img1

2.科研资料

随笔:《成语故事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有趣的成语故事》。

论文:《成语故事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设计中的融合》;《成语故事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途径》;《成语故事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施》。

总结:《通过成语故事的阅读与讲述,提高幼儿理解能力的研究总结》;《成语故事渗透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研究总结》;《语言活动中成语故事的运用与实践总结》。

3.成语故事展板

img2

4.幼儿成语故事表演影像资料:《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D:\年度资料\2019年度\各类活动2019\微电影 愚公移山\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微电影\愚公移山封面图片(有标题版).jpg img4

六、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存在的问题

没有充分利用一日教育契机,不能深刻去挖掘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沿着课题研究的方向,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尽可能发挥成语故事对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2.今后设想

一日生活皆教育,将成语故事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创设游戏化的语言环境,使幼儿体验成语故事带来的语言交往乐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鼓励幼儿积极使用语言,才能真正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