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结题报告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课题报告    十二五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

2017年11月01日

《传承民间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游戏的研究与实践

结题报告

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中流行和代代相传的游戏活动。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取材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对幼儿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幼儿更多地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里,民间游戏正逐步远离幼儿的生活,他们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传统的游戏,民间游戏的传承迫在眉睫。

《纲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江南,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民间游戏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开发与利用。将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能实现文化传承和儿童发展的双向创生。

因此,我园选取了《传承民间游戏,点亮快乐童年》这一课题并开展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幼儿园指导纲要》

《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组织者和游戏者的认知发展过程往往也遵从儿童的现有水平向新的水平的进化规律,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幼儿民间游戏有很大启发。

4.多元智能理论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民间游戏是幼儿展示多种智力的过程。第二,民间游戏要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成功。第三,民间游戏应该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二)概念界定:

1.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包括晨锻、集体学习活动、游戏、进餐、午睡等各项活动。

2.渗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筛选出一些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间游戏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自然地融入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3.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且不受场地、人数、材料等限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本课题中的民间游戏包括民间语言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艺术游戏和民间体育游戏。

4.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游戏的研究与实践,就是将搜集、整理、改造和创编的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实践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充分挖掘整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民间游戏,使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了解民间游戏对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3.通过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幼儿的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体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

(二)研究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民间游戏教育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筛选,寻找出适合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形成四个子课题。

1.子课题《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语言游戏的研究与实践》

2.子课题《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益智游戏的研究与实践》

3.子课题《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游戏的研究与实践》

4.子课题《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全体幼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2.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民间游戏,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3.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修订实施方案,撰写课题相关论文、案例。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利用各类资源,收集、整理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

1.民间游戏的收集

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的便利。应该说,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刊登到网络的民间游戏材料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就进行了“大拉网”,将相关的材料下载下来,进一步研究学习,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拿”来为我们所用,这样就大大缩减了我们的工作量。

在我们周围,也有个别姐妹园也对民间游戏进行了研究,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我们还充分发动教职员工、家长、社区人员、姐妹单位等人员,争取不漏掉一个优秀的民间游戏素材。

2.民间游戏的归类

民间益智游戏:包括七巧板、拼图、猜谜语、翻绳、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主要有拼图和棋艺类,这种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

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投沙包、滚铁环、捉迷藏、丢手帕等。

民间语言游戏:以童谣为主,例如:“小皮球,圆又圆,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 ”“ 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生动朴实直白的内容,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性,生活气息和娱乐性。

(二)将民间游戏落实到各类计划中,更具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

为了让民间游戏开展得更有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我园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教科主任及教研组长制定年度及学期课题实施方案,总体把关,指导研究方向,确定预期效果。年级组长根据园整体计划,进行分解,确立本年级组的相应课题、实施相应的各类计划,并分配班级的任务计划。各班级再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详细制定各类计划,保证民间游戏实施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如:各班相应制定了民间体育、益智、语言、艺术游戏计划,并将其落实到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中,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使民间游戏得以切实、有序、有效地开展。

(三)将民间游戏有机地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内容、时间、具体情况都不太相同,需要灵活开展不同类型的民间儿童游戏。我们通过实践,验证了游戏内容、玩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了游戏内容和玩法。也针对在一日生活不同环节,如:适合开展哪些民间游戏,教师如何进行指导,各环节有何优点弊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1.民间游戏在区角活动中的渗透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把一些适合几个人进行的小型民间游戏搜集起来,根据游戏的特点分成益智游戏、艺术游戏、语言游戏等,然后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

2.民间游戏在户外体锻中的渗透

在集体游戏时,我们安排了一些活动量适宜,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如:大班“马兰花”、“跳绳”、“划龙舟”和“舞龙”,中班 “丢手绢”,小班“炒黄豆”和“揪尾巴”等,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3.民间游戏在领域教学中的渗透

将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穿插在学习活动中,能起一个活跃气氛,提高效果的作用。如数学活动相邻数,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引导幼儿边跳边念,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掌握相邻数;语言活动中将民间童谣融入进去,体育活动幼儿练习走、爬、跳等基本动作时,将民间音乐、民间民游戏贯穿于其中。

在实践一段时间,有一定经验基础后,为了交流经验,我们就开展一些民间游戏课题实证课的观摩活动,使个别教师的优秀经验让大家来学习,出现的问题也能让大家来发现,来讨论研究解决方法等。如,我们开展了年级组“课题实证课一课三研”观摩研讨活动。在此基础上,推选大、中、小班各一个活动,进行全园的民间游戏精品课例观摩活动。

4.民间游戏在节日文化中的渗透

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我们通过开展民间亲子运动会(两人三足、炒黄豆、推小车)、民间亲子游园会(夹弹珠、扔沙包)等系列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每学年会举行一届民间艺术节,其中“民间游戏趣味浓”这一板块则专门搜集了一些典型的、可操作的民间游戏供亲子体验。此外,我们还结合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开展民间亲子小制作等。

5.民间游戏在一日零散间隙时间中开展的经验

我园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对于各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如何组织比较困惑,有的幼儿喝水、解小便,而有的幼儿则在活动室里追逐、打闹,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教师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在过渡环节组织幼儿一起唱歌、念儿歌等,使他们的身心得到休息调整。于是,重点就“民间游戏在过渡环节的开展”进行了研讨,通过分享、交流了解大家喜欢的民间游戏,探索在不同年龄班适合过渡环节开展的民间游戏,并付诸实践。我们通过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将无序转为有序,如:剪刀石头布、金锁银琐、点豆豆、木头人、蚊子叮手等。这些游戏具有秩序性强、简单、无需太多游戏材料和游戏场地的特点,在玩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对幼儿的有序管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民间游戏的快乐

1.开展丰富的幼儿比赛活动,为了锻炼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让孩子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小班幼儿进行了童谣念唱比赛,中班幼儿进行花式传球比赛,大班幼儿进行夹弹珠比赛。

2.开展多样的亲子活动,做到家园共乐。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将民间亲子游戏穿插在晨锻中;结合六一节,开展了民间亲子运动会;为了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我们还举办了民间艺术节各类民间小制作比赛。

3.开展教师自制民间体育玩具比赛。每学期组织教师保育员根据班级需要及幼儿年龄特点,自制民间体育玩具,老师们手艺精湛,自制了龙舟、花轿、舞龙、蚌壳、推车……形式功能各异的民间体育器械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综合认知能力的发展

1.对游戏材料的认知

民间游戏的材料随地可寻,非常丰富,在选用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幼儿会对这些材料有更多的了解,例如:做“沙包”用什么材质的布料更好?里面装什么东西更合适?鸡毛除了做毽子还可以做什么?抽陀螺的鞭子用什么绳子最好?用什么样的纸叠“四角”才最有力量?等等,还有对游戏材料的轻重、大小、数量、形状等特征的认识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这些材料会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不断地“探索”中认识各种物品,获得多种知识经验。

2.游戏过程中的认知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认知经验,获得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多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老鹰抓小鸡”游戏中,“老鹰”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而“母鸡”必须应对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这不仅需要幼儿调动注意力和观察力,还要思考和预见下一步的动作,这就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灵活反应的能力。

(二)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民间游戏可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许多集体性民间游戏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己分配角色,明白自己在游戏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能使幼儿形成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独立性等,同时也加强了幼儿对他人在游戏中的地位的认知。

2.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多数民间游戏需要多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跳竹竿”、“翻花绳”、“老鹰抓小鸡”等,这就要求幼儿之间必须商量、沟通、交流,逐渐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学习遵守社会规则

如“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中,幼儿念完儿歌后必须保持一个姿势不能动,这样,即使自控能力差的幼儿也要为了继续游戏而选择忍耐。可以说,幼儿必须在游戏中学习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好各种关系,这个学习过程对幼儿将来的社会生活是有重要影响的。

(三)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

一般情况下,幼儿的自制力较差,意志的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幼儿在游戏中,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却可以表现出较强的意志,表现为活动的持久性增强,并勇于克服困难,即使付出很多的体力和精力也可以坚持。尤其是竞技性、对抗性强的游戏,需要幼儿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但是幼儿却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意志品质,这都和活动的性质有关。

许多民间游戏如“丢沙包”、“踢毽子”等带有竞争的性质,而且趣味性强,幼儿为了继续参加游戏,必须遵守规则,承受当前的挫折,这就给幼儿提供了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机会。可以说,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反过来,良好的意志品质也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进行游戏,二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循环。

(四)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人的自信心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民间游戏可以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因为游戏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由于游戏技能的逐渐提高而建立起自信心。

例如:一个孩子起初抽陀螺、踢毽子时可能会玩不好,但是经过练习越来越熟练,技能越来越好时,他就会越来越自信。这种自信是幼儿基于自己的努力而慢慢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自信是真正的自信。如果只是别人鼓励出来的盲目自信,可能在真正面对挑战时会由于失败而瞬间丧失。幼儿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民间游戏是其中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五)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

许多民间游戏都伴有童谣,这些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委婉动听的民谣,能给游戏增添无穷的乐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如“石头、剪子、布”、“点兵点将”、“炒黄豆”、“编花篮”等要边说边做,“丢手绢”、“跳皮筋”等游戏要边唱边玩。在这说说唱唱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增强了感知能力,而且丰富了词汇,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又如绕口令,通过把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字、词有意地集中在一起,组成各种不同的语句片段。幼儿在练习绕口令时,需要寻找规律,练习发音,从而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绕口令不单单是词语的简单叠加,其内容更具有一定的意义,幼儿参与绕口令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还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提升自身的思想和见解。

(六)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

课题的研究从全园整体把握、落实到年级组、班级,充分调动了全园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体教师的科研意识。没有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的教师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引领”。教师为了尽快地成长,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正好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在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传承民间游戏,点亮快乐童年》时,课题组教师每个人都有相关的材料收集整理任务,在课题研讨会上作交流学习,我们也借鉴了其他课题研究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我园还组织教师赴常熟沙家浜参观了民俗文化展示,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主动学习氛围,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对于五年以下的年轻教师,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课题展示课,完成一课三研,而对于相对成熟的教师,她们都积极参加片级或市级活动,通过全园教师的大量工作,我园的课题相关资料逐渐充实,有文本资料,也有一些照片、录像等。如:课题实施计划及总结、各类调查表、民间游戏区设计方案、民间游戏的分类、民间游戏玩法详细记录、民间游戏教学活动记录、教科研活动会议记录、精品课例、幼儿游戏活动影像资料等等。自“十二五”课题研究以来,我园教师共有10篇相关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10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4次教学活动在昆山市级展示或评比。

(七)民间游戏形成幼儿园的特色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我们在各区角投放了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艺术游戏、民间语言游戏等。如在益智区投放“翻花绳”、“七巧板”、“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 “绕绕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绸扇、民间小乐器、服装等;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等。此外,我们还建立了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游戏,这样幼儿在晨间律动、体锻、课间游戏等一日环节中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民间气息。

为了让幼儿充分感知民间文化,教师充分利用墙面环境,将班级走廊、墙面等充分利用起来,展示了部分经典的民间游戏玩法,每个班级还为幼儿开辟了专门的区域,用来展示相关资料、制作的作品,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民间大花园。举行的民间亲子运动会、民间亲子游园会、民间亲子小制作、家长半日开放等活动均受到幼儿和家长的热棒。我们把每年的六月定为“民间艺术节”,每年十二月举办“民间亲子运动会”。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与思考

有些民间游戏难度大,需教师选择恰当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一些难懂的题材还要经过合理地改写、扩写、缩写和改编、创编,做到真正适合幼儿园教学。民间游戏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历史的烙印,其内涵跟当今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距离是必然的,在继承和改变之间我们往往会产生迷惑。

1.如何给传统的民间游戏穿上“时尚”外衣,融入幼儿所喜爱的现代游戏元素。

2.如何加强家长的指导意识与能力。

3.如何进一步提升新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能力及科研水平。


2019年8月14日 11:30
浏览量:0

栏目导航